白露已过,秋燥耗人津液,因而此时的养生要预防秋燥。秋天早晚气温低,加上空气干燥,燥邪伤肺,容易让人有咽干、干咳等症状。因此,在秋季润肺降燥将是饮食养生不变的重点。白露后吃啥好?白露后养生,从“争蜂吃醋”开始!

在饮食上,由于秋季肺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秋天饮食还应少食辛味食物。根据中医五行理论,秋属金,肝属木,金旺则克木,使肝木受损,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
基于“少辛多酸、润肺降燥”的原则,白露时节可适当食用蜂蜜和醋。蜂蜜甘缓和中、润肺止咳、润肤美容,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此时食用为时期;而醋又被称为苦酒,自古以来就是一味重要的中药。中医认为酸入肝,肝主血。醋味酸,专入肝经,能增强疏肝止痛作用,并能化淤、疏肝解郁、散淤止痛,同时起到解腻的作用。
在食物的搭配方面,蜂蜜可与牛奶,黑芝麻,核桃,藕,百合等搭配,由于都属滋阴类食物,能协同作用,但不宜与豆腐,李子,大葱,孜然等同食;醋则适宜与花生,黄豆,冰糖,洋葱,鸡蛋等搭配,不宜与牛奶及羊肉等热性食物同食。然而,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宜食用蜂蜜;而醋的酸味能刺激胃,有胃溃疡、反流性胃炎等患者不宜。
白露后天气冷暖多变,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很容易诱发或导致旧病复发。如果这时候贪食寒凉,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可适当进补,但不宜大补,于体虚者,此时通过食补代替药补,而食补首推粥。

除了饮食,其他方面也需要多加注意!
衣
早晚及时添加衣服
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说法,中医也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讲究。这是在说,天气将逐渐变凉,日常穿衣服不能再像夏天一样赤膊露体了,需要及时根据天气变化添加衣物,以防着凉感冒。因此,对于老人孩子能够及时加衣。同时,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寒都是从脚开始的。
住夜晚莫贪凉
俗话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节气过后,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摄氏度,但日夜温差较大,夜晚气温较低,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夜间睡觉不要再开着空调,也不能袒胸露背,一定要注意做好腹部、关节等处的保暖工作,以免着凉带来一些**困扰。
行外出锻炼动静结合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非常适合锻炼身体的好季节。白露节气的运动养生可以在“秋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户外运动,不过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因人而异,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以爬山、太极、散步等较为舒缓的运动为主,要量力而行。
防呼吸系统**要预防
在这个节气中,鼻咽部**、病和支气管**都比较高发,在工作、学习、出行和饮食方面都应该注意调养,特别是有呼吸系统**史的患者,会出现发烧、咳嗽、等明显症状。因此,在这个时节,患有慢性咳嗽的人也容易加重咳嗽,的预防措施除了食补之外,就是要避免过敏性的接触,避免接触花粉之类的过敏原。另外,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严重者可能出现四肢麻痹症。
白露后,一夜比一夜凉,注重养生!我们在日常饮食中也需要格外注意!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这个“虚”包含脾虚、胃虚和气虚,所以我国一贯有“秋季进补”的习俗,但进补之前先把脾胃调理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