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完的福建美食,讲不完的历史故事。2016福州秋季糖酒会,让不少人开始去了解福州,了解福建。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穿越千年历史的长汀豆干:
“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这是瞿秋白先生在《多余的话》里说的。瞿秋白先生,人生的时光是在长汀度过的。临别之际,还提到了豆腐。
据《天禄识余》记载,豆腐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年至122年)门下术士首创,至今已有2000多年,可谓是世界上早的化学食品了。长汀豆腐干始于唐朝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呵真是很久远了,是闽西的八大干之一。长汀有个习俗,凡出远门的人,必带豆腐干馈赠亲友,到外地求学和出国留学的学子,父母必多备豆腐干嘱咐沿途和到达后吃,以豆腐干和和异乡水土。《汀州府志》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朱亮祖驻防汀州府时,朱亮祖常食这种豆腐干,对此品极为赞赏。到了清代,长汀豆腐干登上了帝王的宴桌,声誉大增。
而长汀人做豆腐,可谓是将豆腐的美味,发挥到。利用豆腐,长汀人可以做出80多道不重样的豆腐菜。
如东坡豆腐、酿豆腐、银荷包、豆腐饺、生氽满丸、徽州丸等,风味独特,久食不厌。其中,酿豆腐,是一道经典的客家菜,是肉糜和豆腐的完美搭配;三鲜豆腐饺,其制作精细,鲜嫩可口;龙骨?豆腐,选取油炸过的三角豆腐与猪龙骨细火慢炖,那吸饱高汤的豆腐,一口咬下去是销魂。而居汀州八干之首的长汀豆腐干,尤以制作精细、配料讲究、风味独特、味美可口而驰名中外。
传统做法的长汀豆腐干,当地人俗称“脚底皮”,咖啡色,如纸一样薄,却有相当的嚼劲,如与花生同嚼,细品之下,还真有火腿的味道。
相传,长汀豆腐干已有千年历史,传闻与客家先民南下有关。由于闽西山高路远,崎岖难行,食品奇缺,有一位有制作豆腐干技术的移民制作豆腐干以便携带食用充饥。从此,豆腐干便渐渐传开,成为长汀特产之一。
长汀豆腐干以优质黄豆加以十几种香料、药材科学配制而成,呈酱色半透明状,非常柔韧。其口感咸中带甜,甘香无比,风味非常之独特。仅从豆腐干的外形看,那薄度、那质感,都形同一张纸。一张呈琥珀色的四四方方平平整整的“豆腐纸”,在灯光照射下依稀呈透明状。长汀豆腐的制法与其他地区不同,采用酸浆(酸的豆腐水)作媒介,制作时适当控制火候,用大瓢盛大酸浆徐徐注入,使豆腐脑缓缓凝结,再经滤压而成。
如今,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长汀豆腐干也在风味上做了改良,已经有了甜香、麻辣口味,甚至还有牛肉、肉汁、泡椒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