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着在元宵节吃元宵的习惯了,在清朝的《上元竹枝词》里面我们就能看的出来,而且在当时就已经有着出售元宵的着名字号了。那么这吃元宵还有着什么样的学问呢?

正月十五元宵节将至,在,唐朝遗留下来灯节观灯的习惯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另外,元宵节吃元宵的风俗也一直保留到现在,元宵佳节,北京的饮食、糕点铺,甚至连马路两边都设摊兜售元宵,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这天都要吃碗热气腾腾的元宵,人们是多么留恋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风俗呀。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吃元宵是有学问的,汤煮元宵要掌握“滚水下,文火煮”的要领,并用汤勺徐徐推转,使元宵在汤中翻转,不致粘锅。水沸时加凉水,可保持汤水似滚状态。辨别元宵是否熟透,可眼观手按,看其表面光滑,浮于水面,手拿筷子按下时,里面松软一致,有一定弹性,即可食用。穿衣元宵芝麻炒酥研末,放入稠糖糊中,把炸好的元宵,放入糖中滚粘均匀。上盘时要逐个摆开,以免粘连,冷热食用皆宜。油炸元宵油热下锅,火要均匀,元宵下锅后轻轻翻动几遍,直至元宵全部软涨,颜色金黄,即可捞出撒上糖食用。拔丝元宵要先用食油抹光锅底,再放白糖和适量水,用文火将其化成稠糊状,当冒大泡呈黄色后,将煮好的元宵入锅,与糖糊搅拌,迅速出锅,趁热食用。
当然,元宵的热量比较高,享受美味也要注重健康。其内馅种类繁多,甜的、咸的应有尽有。甜馅如芝麻、豆沙、枣泥、花生……等,咸汤圆馅如鲜肉、菜肉……等。无论甜、咸馅,其中油脂含量均很高,四颗芝麻汤圆的热量相当于一碗饭的热量,而无馅小汤圆大约40颗才等于一碗饭的热量,所以过节可以无馅汤圆取代有馅汤圆,减少热量摄取,或是以快步走1小时等运动的方式消耗这些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