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辣子面听说是陕西辣。这种辣子面以辣子、韭菜、醋、盐和清汤为原料,用料简单,做法便捷,无论穷富,家家都能对付,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韩信驻军漆水岸,始创武功辣子面”,说的就是武功辣子面的由来。相传,刘邦当年攻下咸阳欲称王,由于自己势力太小被项羽封为汉中王,离开关中定都南郑,后扩充势力聚集军需,拜韩信为将。趁项羽发兵山东攻打田荣之机,相继占领凤州、陈仓、岐山、美阳、兵临邰县中亭川,在武功镇西塬驻军,在沿河西岸及塬边设立三道防线,项羽部下章邯多次进攻,皆不能进入漆水西岸。时因连降大雨,军需仅能供应三天,粮草要十天后才能运达,当地新小麦也在十天后方可收割。韩信一方面命令炊事营封锁消息,一方面领卫士沿姜嫄墓山坡一带查看对面地情及本军布阵。行走间突然发现满坡生长着许多“野土豆”、“野小蒜”、“野韭菜”,嚼到口里味美而辣,即让士兵四处采集,半晌功夫就采了很多,韩信唤来炊事员统领,吩咐从即日起每顿饭只准用平时四分之一的量,用擀杖将面擀薄后切成细条,每个碗里只能捞一碗底,将野土豆、野小蒜用清油炒熟置于面上少许,把野韭菜用刀铡成碎屑,漂在调好的卤水酸汤上。为了让士兵吃得有味,又在邰县收购辣椒面和菜籽油。把煎油泼在辣面上,并调于饭汤之中。将士们端起面一吃,觉得汤香扑鼻,酸辣可口,连吃带喝三四碗即饱。韩信大喜过望,几日后,三军进攻章邯部队,敌军节节败退,拿下兴平,攻下咸阳、镐京,占领了整个陕西并直捣豫州。
韩信大军走后,武功、扶风一带百姓纷纷效仿,这样就有了辣子面的传说。今天武功农家待客所吃的酸汤面和平时所吃的蘸水面以及岐山臊子面,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辣子面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