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山歌食品始终将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视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以“科技研发+参观旅游+科普教育+有机种植”为经营模式,推行体验营销理念,通过建设博物馆、体验馆、科普馆、果蔬采摘园等载体,有效延伸了“山歌”品牌文化产业链。
初识“山歌”是三年前在广州油博会上,当时就有到莱芜一睹“芳容”的念头。5月下旬,在山东采访好粮油行动和打造“齐鲁粮油”品牌期间,记者专程到山东山歌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圆梦”。
文化兴企创“1+N”模式
糊香技艺是当今花生榨油工艺中的一种独门绝技,被列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沿着济南市莱芜高新区郭家沟村南坡道而上,就到了位于村庄东南丘陵中的山歌公司。“山歌文化产业园”七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在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衬托下,极具设计美感。“与其他企业不同,我们之所以将企业建在远离都市的丘陵上,就是要打造有机的食品给大家。”山歌公司董事长谢梅木表示。
2003年,“山歌”品牌诞生,因生产基地在山上且榨油师傅们在榨油时常喊着号子而得名,寓意“山歌”榨出的油像一个个音符一样飘向千家万户。
走进1000平方米的山歌榨油博物馆,一个个逼真的劳作场景再现着古法榨油的过程,置身其中,能够真切感知榨油文化。在这里,参观者可以体验用传统的老工艺进行花生压榨。“去皮、分拣、碾糁、蒸糁、炒糁、入榨、出榨、过滤、沉淀等九大工序可称之为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艺的核心。在这个体验馆里我们都进行了复原。”谢梅木说。
多年来,山歌食品始终将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视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以“科技研发+参观旅游+科普教育+有机种植”为经营模式,推行体验营销理念,通过建设博物馆、体验馆、科普馆、果蔬采摘园等载体,有效延伸了“山歌”品牌文化产业链。
在与谢梅木交谈中,记者感到他使用多的词语是优质粮食工程和打造“齐鲁粮油”品牌,拿他自己的话说山歌很“幸运”,从原料到加工到销售,处处映射着政策的支持,包括生产环节和追溯系统,而靠自己确实“孤掌难鸣”。
谢梅木告诉记者,6月初,投资700多万元的三条小包装自动灌装线将投入使用,一小时可灌装500桶。
传承技艺念好新“三字经”
山歌公司产品展厅里有品类众多的山歌花生油,很多产品包装上都标识有“糊香”二字。“这正是我们产品的特色,也是我们与其他花生油品牌差异化的主要标识。”谢梅木介绍说:“这种糊香花生油是采用传统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艺加工生产的。我们公司的看家本领就是糊香技艺,这可是独门绝技。”
据了解,“传统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艺”创始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以前,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郭玉德跟随师父在西安学习木榨榨油工艺,学成后回到莱芜开办了“郭家油坊”。岁月更迭,经过上百年的传承,油坊第五代传人谢梅木在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依托祖辈的传统压榨工艺,创立了山东山歌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歌公司经过不断创新,现在主要采取7个步骤即可留住传统糊香的老味道。首先要将收来的花生放入灶台大锅中炒干,然后将炒干的花生投到碾槽中碾碎,碾成粉末之后用木甑放入小锅蒸熟,再将蒸熟的花生粉末填入用稻草垫底圆形的铁箍之中,做成坯饼,将花生坯饼装入由一根整木凿成的榨槽里,槽内右侧装上木楔就可以开榨了。
开榨时,掌锤的师傅手执悬吊在空中大约15公斤重的油锤,悠悠地撞到油槽中“进桩”上,被挤榨的花生油坯饼便流出一缕缕金黄的花生油。经过滤、沉淀15—30天后,杂质与油分离,再将分离后的花生油倒入大缸之中,密封保存,即可出售。
山歌产品独特之处是“安、鲜、醇”三个字,成为山歌的“金三角”。在谢梅木看来,食品是山歌的道德底线,正常食用油的保质期是18个月,而山歌推崇春、秋、冬季半年口感较佳、夏天三个月口感较佳,线上则提出“零生产日期”的承诺,消费者食用到新鲜、用糊香工艺生产的香醇的山歌糊香花生油。
让谢梅木兴奋不已的,还有“齐鲁粮油”好粮有网团队帮山歌“包装”,通过设计植入小程序,消费者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定制和买到称心如意的山歌产品。来源: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