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粮渐成餐桌“新贵” 专家称吃法要讲究

2014/7/31 1588.TV百科知识
    营养专家建议,对于粗粮既要常吃,但每次又不宜吃太多,吃的时候是粗、细、杂粮混合搭配着吃,这样有利于营养的均衡和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粗杂粮渐成餐桌“新贵”
    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市场上销售的红薯、玉米、马铃薯、南瓜、芋头、淮山等农产品,却变得越来越抢手,成了市民餐桌上的“新贵”。
    就拿不起眼的红薯来说,在菜市场许多摊位,红薯被商贩分成板栗薯、黄心薯、红心薯、紫番薯等多个品种,销售价格也呈逐年上涨之势,每公斤卖3.4元至4.6元,但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
    以前,吃粗粮是生活条件差的标志。可如今,或许是人们吃得太精细的缘故,反而导致身体健康遇到了许多麻烦,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成了常见病。于是,吃粗粮和杂粮有益于健康被普遍认同。
    受此消费需求影响,在超市和许多粮油店,白色的大米不再是一统天下,小米、碎玉米、玉米粉、薏米、糙米、黄豆、绿豆、红豆、黑豆等粗杂粮,纷纷跻身市场。市场上,一些专售五谷杂粮的店铺也现身,许多粗粮和杂粮在销售价格方面,比大米和面粉等细粮价格贵几倍。
    粗杂粮虽好要掌握尺度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追求健康,对于粗粮和杂粮,一些市民更是餐餐不离。对此,医生提醒,粗杂粮虽好却不宜多吃,尤其是老年人和肠胃功能不好的人。
    医院营养科医生介绍,由于粗粮未经过深加工和细加工,营养成分保存得较为完整,并且粗粮里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有利保障人体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所以才备受青睐和欢迎。
    不过,医生也提醒,尽管粗杂粮有许多好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大量地食用,粗杂粮也并非吃得越多越好,更不提倡餐餐吃或是每天都吃。因为,粗杂粮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无机盐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尤其是对需要营养的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青少年人群来说,长期大量地进食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
    《膳食营养指南》一书也指出,粗粮既要常吃,又不宜吃太多。
    吃粗粮还有“讲究”:
    吃粗粮要及时多喝水,因为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保障肠道的正常工作;吃粗粮要循序渐进,经常吃肉的人突然增加粗粮的进食量会引起肠道不适应;吃粗粮时应搭配荤菜,因为粗粮的口感稍差,矿物质吸收率较低,蛋白质质量不高。
    食用红薯和马铃薯等食物,对一般人群而言,每周以5次左右为宜,每次控制在50克至100克。因为摄入过多,易引起腹胀和不适,特别是患有消化道疾病和消化功能不良的人,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消化功能尚未完善的孩子,杂粮和粗粮食用不宜过量。
    另外,吃粗杂粮要注意粗细搭配,进食粗粮的同时,还要搭配营养丰富的鱼类、奶类、蛋类等食品。还有,市民在煮粥或煮饭时可以掺些粗杂粮,不同食物互补营养更丰富,也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手机食材展,线上逛展选品!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餐饮食材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餐饮食材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Q Q:
  • 代理区域:
  • 意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