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吃货不分南北,粽子必分甜咸!一到端午,粽子甜咸大战便打开帷幕,甜粽还是咸粽?这简直是个世纪难题!
端午习俗——吃粽子!
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种,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我国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起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食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我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粽子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我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你吃甜的还是咸的?
在古代,粽子也是甜的咸的都有,古代人和现代人对吃的追求都是一样,她们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适合的馅料。而且根据南方和北方人不同的饮食爱好,粽子的甜咸口味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在北方,常见的粽子就是红枣陷的,也就是味道偏甜,北方人没有南方那么多的食材,北方人的性格比较豪爽,那么也就觉得定了北方人的饮食习惯是比较追求简洁的。就如同,你在南方也一定吃不到东北大乱炖这样简单易行的菜品。那么,我们在北方吃到的很多品类多样的粽子基本都是从南方流传过来的。
作为南方人,感觉就是很细腻,她们对生活的要求品质比较高,做的菜品也很考究。在南方,不仅有用芦苇叶包的粽子,还有用竹筒做成的粽子。甚至,我们还能吃到肉馅的粽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的女子勤劳能干,所以她们会在菜品上多下功夫去研究。再加上,南方的食材比北方更丰富一些,所以吃到的东西也就更多样化。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西汉把粽子做为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而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但是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由此可见,历史悠久的粽子,应该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按《续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食物,用粽叶包装,是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民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马上划船捞救,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