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份,正是粉条加工的黄金时节。在突泉县突泉镇三联村,村民抢抓有利天气忙着加工、晾晒粉条,供应春节市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走进位于三联村的突泉县三连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院内挂满了晶莹通透的粉条。粉条加工车间内,几个师傅分工合作,将一团团白色的淀粉通过翻、盘、拉等工序,变成一缕缕白色的“丝线”缓缓滑入滚水之中,顷刻间变成粗细均匀、颇具韧性的粉条。从筛选土豆、清洗、打浆、过滤、沉淀、坐缸、起淀粉、和面子,到粉条成型、制作、晾晒、包装,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
“我们正在加班生产,今年共收购了300吨的土豆,预计能生产6万斤粉条,销售额可达40万元。现在正是销售旺季,每天买粉条的人非常多,非常忙。”三联村是远近闻名的“粉条村”,粉条加工已有60多年的历史。为了让粉条加工成为当地农民冬闲增收的支柱产业,每年秋天,李绍军就早早收购土豆,当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时,便开始制作粉条。到生产旺季,一两天时间能制作粉条1吨左右,产量还是供不应求。
据李绍军介绍,他们生产的粉条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同时,凭借优质原材料,粉条口感劲道爽滑,深受附近村民和城市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量持续攀升。同时,通过成立合作社,将过去家家户户分散加工转变成规模化生产、规范化运营,通过组织有手艺的村民进入加工车间,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据她介绍,在家门口上班,一天能挣100元左右,既有稳定收入又能照顾家。
近年来,突泉县依托自身优势,通过“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机制,大力发展粉条加工产业,实现了粉条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这一根根“小”粉条,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大”力量。“粉条产业为村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增收。从田间的土豆种植,到粉条的加工制作,再到包装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一过程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加了村民的家庭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