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有正月初七吃“七样羹”的习俗。
七样羹是潮汕地区汉族民间颇具特色的一种食俗。“七样羹”,即由7个不同品种的蔬菜煮成一锅吃。潮汕有俗语称:“食七样羹,食老变后生”。又说,“七样羹,七样羹,大人吃了变后生,奴仔(小孩)吃了变红芽(面色红润),姿娘仔吃了如抛(朵)花。
这个七样羹这么神奇!?究竟是什么?
据潮汕民俗史料记载,”七样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兰等蔬菜同煮。
大(芥)菜意喻发大财,厚合是合家平安,芹菜是勤快、勤劳致富,青蒜表示会算数、有钱藏,春菜代表春回大地,韭菜象征长长久久……
既有好意头寄寓其中,又可调节春节期间摄入过多高营养、油腻物质的肠胃,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利。
诞生缘由
相传,宋朝有一京官遭到奸臣陷害,被贬江南。正月初七这天,他来到榕江边一个偏僻荒野,顿觉头晕眼花,饥饿难忍,只好就地采摘了几样野菜,煮成杂菜汤聊以充饥,刚吃完,顿觉眼睛明亮,浑身有了力气,后来该官员复职高升,忆起当年在江南尝过的救命野菜共有七种,于是让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务必随便取七样不同的蔬菜,煮成”七样羹“而食。于是,时人争相仿效,食”七样羹“,以其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潮汕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初七在古代叫”人日“,而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这是因为天地初开时先有六畜后才有人类的传说相沿成俗的缘故。初七这天,民间以一种用七种青菜做成的饼食来祭祀,纪念”人“的生日。后经演变,在潮汕地区也形成了一种例俗,初七食菜饼简化成食”七样羹“。
还有这样的传说:从前潮州有一位老汉因怀念正月初七出洋谋生的儿子,便在每年这个日子都摆上碗筷寄托深情。适逢有一年正月初七,老汉因穷苦无钱买菜,便从菜摊卖存倒掉的残渣中捡了这7种菜叶,回家煮了一大碗放在桌上,给久无音信的儿子也摆上筷子,这时忽然有人来报儿子番批(南洋钱)到。乡人”就兴不就衰“,每年正月初七都跟着吃”七样羹“。这个例俗便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