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前,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将“预制菜”推上了高光时刻,经过了一年的争论,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已经不再出现“预制菜”三个字的身影,但在年初公布的一则消息中,宣布预制菜国标报送稿已经出炉,半年内可能会有确定结果。
预制菜到底是不是凉了?如何看待政策的变化和社会反馈?未来的风向将会如何?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预制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目前行业内还存在一些复杂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科技研发,另一方面是加强标准的制定、实施。
老百姓纠结的不是“预制”这道程序,而是预制菜的加工是否透明,是否安全,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发展预制菜要先确康,再谈规模。
需要明确的是,预制菜的本质价值是通过农产品加工来增加附加值,延长产业链,链接城市市场与乡村产业,以达到分担农产品销售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的目的。
尽管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没有再提“预制菜”一词,但并不意味着中央不再关注预制菜,而是将其放入对于乡村产业、农产品的各项政策之中,循序渐进,稳健发展。
01、国家层面的预制菜政策
当前,我国尚未针对预制菜行业制定专门的支持政策,相关政策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加工、农村产业融合等政策文件中,以“预制菜肴”、“中央厨房”和“食品预处理”为重要支持方向。下表梳理了自2016年至2023年的预制菜相关政策文件及其重点内容。
从政策的内容来看,在“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多项支持预制菜肴的政策文件,重点关注预制主食菜品的加工。
对于中央厨房的支持始于2016年,但在2020年后力度加大,支持方向从初的中央厨房与餐饮企业合作向中央厨房与物流配送等多元化发展。
支持内容涵盖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食品预处理、中央厨房等新型业态,支持大中城市和主产区郊区布局中央厨房,推动预制菜肴产品研发、加工技术研发等方面,以及鼓励社会资本投资。
2023年11月,在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共同指导下,全国性预制菜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得到十余个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及市级政府支持,数家科研和经济研究机构担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
今年2月3日,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其中第三部分第十二条提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
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推进农产品加工设施改造提升,支持区域性预冷烘干、储藏保鲜、鲜切包装等初加工设施建设,发展智能化、清洁化精深加工。”
由此可见,尽管并没有直接写明发展预制菜,但针对农产品加工的要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并且明确了要推进加工设施的改进,意为在加工过程中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透明度,集中力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加强产业链的整体品控,核心目的仍然是“就近就地转化增值”,即促进农民增收,农村产业升级,带动全面乡村振兴。
就中央对预制菜的发展规划来看,预制菜是一项长线工程,其中夹杂着产业、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预制菜仍旧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颗重要的火种,只是火候如何,还尚需时间的打磨。
02、地方性政策及补贴
随着中央政策的作用,多地政府开始了对预制菜行业发展的规划行动,首当其冲的就是广东省。
早在2022年3月,广东省就印发了《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这是国内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随后,广东各市县纷纷行动,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本地预制菜企业做大做强。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出台《关于支持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发展的若干措施》对预制菜产业园项目用地补贴500元/亩;预制菜产业科研和信息化建设补贴300万元;培育预制菜示范企业补贴20万元;扩大设施设备投资补贴500万元;预制菜原材料采购补贴150万元;预制菜品牌文化建设补贴200万元。
湛江市出台《推进湛江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获评各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成长”“单项”等称号给予20万元-50万元奖励;新增预制菜上市企业900万元奖励;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改造奖励5000万;企业新建或升级改建容量在1万吨以上的预制菜冷库项目贴息总额度100万元。
珠海市、佛山市、开平市等市、区也有一系列的补助政策,聚焦龙头企业,补贴预制菜加工设备,加强产品品牌建设,促进预制菜行业蓬勃发展。
山东省出台《关于推进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挂牌的企业给予200万元奖补。其中济南市的《济南市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当中,对年实际新增投资1亿元以上的预制菜项目给予1000万元奖补;对新入围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的预制菜品牌主体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新获评山东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在相关农业展会上新获得金奖的预制菜品牌10万元一次性奖励。
四川省、重庆市梁平区、内蒙古包头、安徽宿州市、浙江省温州市的预制菜激励措施大都集中在采购固定资产的扶助。《河南省支持绿色食品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当中明确对符合制造业头雁企业条件的食品企业进行补贴。沈阳市支持创新预制菜营销模式。大连市主要提出对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设施设备建设给予补助。
杭州的《杭州市商务局关于印发推进杭帮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的通知》中,提到制定杭帮菜菜系标准,以及对人才引育、产品创新进行补助,另外还强调了品牌战略行动和城乡互促行动。宁夏《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当中也明确提出对制定宁夏特色预制菜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企业进行资金补助。
除了以上列举的地方性政策,还有许多已经发布的相关优惠条件,以及各地批准建设的预制菜产业园项目。这些地方性的发展规划紧紧围绕中央政策的思路,又在当地的具体情况上各有特色。一是重视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升级,二是关注预制菜人才培养,三是加强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四是突出地域特色美食文化,五是创新品牌和营销。
03、预制菜风向仍是品质和文化
2023年的预制菜政策如火如荼,2024年会如何调整?
今年的一号文件,出现频率多的词还是“乡村振兴”,在全文出现了27次,其次是“产业”,出现了18次。
一号文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其中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出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以及持续整治农村假冒伪劣产品等重点工作。
其中传达的主要信息,一是支持县域食品加工、餐饮及相关供应链产业的发展;二是整治下沉市场,提高品质。
随着一二线城市逐渐饱和,县域城镇是当下经济的发力点,但是目前县域的餐饮业还比较低质、分散,缺乏核心企业和头部品牌,生产的低端产品也造成了一定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中央一号文件对县域产业的要求,是从根本上面对了预制菜行业内的质量问题。
其次,今年的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了特色产业和农文旅,“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
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村)建设,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推进乡村民宿规范发展、提升品质。”
关注县域农文旅融合也透露了一号文件对于预制菜展现文化性上的期待。如同各地景点的小吃街都是拥挤的地方,“吃”仍旧是低成本、高体验的旅游产品。
我国的地标美食数不胜数,各有千秋,并且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如果能够将地方小吃和预制食品相结合,在旅游当中推广当地的文化,打出特色品牌,预制菜也有机会摆脱当下同质化的难题,更加直接地将乡村中的优质农产品对接向城市的需求。
可以看到,县域经济成为预制菜品质提升和文化赋能的枢纽,其核心仍是乡村产业的振兴,是不断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也就指明了预制菜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同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所说,预制菜的未来是通过正宗的食材、正宗的厨艺去展现中国的文化,打开乡村通往世界的窗口。但是当下,预制菜行业的任务是打磨品质,践行标准,坚决落实食品安全要求,将改善民生,打造优质的品牌矩阵作为**任务。
民以食为天,预制菜的发展道阻且长,不在乎“快”,而是要放慢脚步,踏实前进。(内容来源:预制菜100人、预制菜之家、农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