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万立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建立预制菜使用提前告知制度,通过法律明确使用预制菜的商家应尽告知义务。
提议“国标预制菜”
万立建议设立预制菜行业市场准入门槛,围绕预制菜原材料选择、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存储、质量检测的全过程建立统一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尤其是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严格限制,实现预制菜产业相关标准统一化、规范化。在完善法律规范方面,建立预制菜产业信息公开制度、预制菜使用提前告知制度等。预制菜概念的明确意味着更有力的市场监管、更清晰的法律责任和更完善的产品标准。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评预制菜
不光本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了预制菜相关的提议,2023年,预制菜话题也引发了相关的讨论,制定预制菜标准的呼声不小。2023年11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瑞爱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我国70以上的预制菜加工企业属于作坊式生产,企业规模小,质量及稳定性差,食品安全问题严峻,亟待出台预制菜国家标准,提高准入门槛。
同时,全国人大代表、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思敏建议尽快出台预制菜国家、地方或行业相关标准,防范食品安全风险,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关注到,当前,预制菜行业存在欠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标准体系尚待完善,预制菜产业链长,集中度低,欠缺溯源体系记录产品信息,以及预制菜标识标签信息不全等问题。
更透明,更安全?
目前,大多数商家并不会告知顾客本店菜品是否为预制菜。哪怕菜品本身是健康安全的,商家信息不透明也会增加消费者的疑虑。这种不透明,对顾客、餐馆、食品公司来说也是巨大隐患,一旦因预制菜而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对任何一方都会造成损失。
万立提出,对于堂食而言,可采取多样化提前告知方式,如通过菜单、公示栏等明显方式提供预制菜品的相关信息,或根据预制菜和现做菜的成本差异实行区别定价等。对于外卖来说,商家应当主动在网页上标明预制菜情况。
预制菜并不等于不安全,我国的预制菜产业仍然向好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到419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1.3,预计2026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越是当预制菜产业飞速发展,各方主体就越该反思、警惕和防范。本次人大代表的提议也并不是反对一切预制菜,对于预制菜产业来说,更好的规范意味着更高质量的发展。我国的预制菜产业该何去何从?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来源丨凤凰网美食
编辑丨张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