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中,一个由中宣部、北京市海淀区与内蒙古科右中旗联合申报的减贫案例脱颖而出,荣获全球减贫案例。这一案例的核心正是小小的干豆角,它如何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科右中旗曾长期是贫困县,现在依旧是全国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中宣部等定点帮扶单位与北京市海淀区依托京蒙协作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当地产业发展。他们发现,巴彦茫哈苏木地区是牛羊饲养地区,天然牛羊粪便多,这为农产品种植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利用这一优势,当地开始种植豆角,并发展起了干豆角产业。
海淀区与科右中旗开展结对帮扶,推动当地充分利用庭院经济种豆角。牵头企业免费把种子和农资分发给农牧户自行种植,并与农牧户签订定向收购合同,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专业服务等。这种“政府扶持+企业主导+农民合作+订单生产”的模式,让农户们种植豆角有了底气,也看到了增收的希望。
巴彦茫哈苏木的干豆角采用独特的风干工艺,将有机豆角水分控制在3%至5%,12斤新鲜豆角才能制作出1斤干豆角。这样的干豆角营养丰富、口感独特,深受市场好评。据了解,当地一家主营有机干豆角的企业——兴安盟吉祥爱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具备250吨干豆角的生产能力,其原料主要来源于当地种植的豆角。
该企业不仅将种子和农资免费分发给农户种植,还提供从翻地到种植、从照料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支持。同时,与农户签订定向收购合同,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豆角,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致富道路。在政府的扶持和企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到豆角种植中来。
为了拉长豆角的产业链,北京市和海淀区还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有机蔬菜加工基地、扩建原料车间和成品库,并建设了集直播、展览、体验、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厅,帮助发展电商直播等新兴销售模式。如今,干豆角已带动巴彦茫哈苏木及周边1000余农户参与,平均每户增收2000余元,年增收200余万元。
小小的干豆角不仅让当地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还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这一成功案例不仅为科右中旗的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这篇新闻实例展示了干豆角在科右中旗如何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角”,通过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和农户增收的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