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业制糖的衰落
鸦片战争后,中-国蔗糖对外贸易优势逐渐衰落。1840年以前,广州每年冰糖出口2~3万吨,1845和1846年,海关记载外销冰糖下降到七八千吨。1860年后,台湾开放台南、淡水等口岸,外国资本涌入,蔗糖几乎全部为外商洋行垄断。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攫夺了中-国这片蔗糖重要产地。因此,显赫于西太平洋300年之久的中-国蔗糖海商绝迹,中-国由蔗糖输出国变为蔗糖输入国。
开埠通商以后,不仅糖业,整个中-国手工业均面临着来自洋货的冲击。欧洲甜菜糖业生产稳定后,中-国糖出口大减。
据记载,“到1884年,直接运往美国的糖已经没有了,运往英国的也占比较少,这时,在政府补贴政策的刺激之下,欧洲大陆甜菜糖生产大为扩展,同时蔗糖也从其它地区获得了充分供应,糖价因而下降。这样就堵塞了中-国糖对这些地区的贸易。到1885年,香港这一市场也受到了影响,马尼拉和爪哇糖对香港的廉价供应,开始代替了汕头糖的地位。汕头糖的价格虽由于国内市场的需要,仍保持着原价,但是对香港的出口已经减少”。
十九世纪80年代中叶后,甜菜糖业对广东、福建等产糖地区冲击更大,宣统年间广东《东莞县志》记载:“近日外洋以萝菔制糖,搀入内地,邑之糖业渐衰落矣”(萝菔:萝卜;邑:县,此处特指东莞县)。1906年、1907年洋糖的进口量几乎是国糖出口量的五倍。
1924年至1930年,全国年平均进口白糖60万吨;1931年至1937年,年平均进口食糖约30万吨。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进口糖量有增无减。抗战前全国年进口食糖一般都要超过国内产糖量的2~3倍。旧中-国近代制糖工业从二十世纪初起步,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发展极其缓慢。
面对进口糖的冲击,国民政府试图从政策上进行调整以应对危局。1931年试图借助古巴制糖势力来完成“制糖国营计划”,实行统制经济,因受到中外各方面的反对而搁浅。1935年,上海市商会发起组织上海糖业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国民政府以此为契机,再次计划实行糖业统制,糖商群起反对。在华商糖业会议上,就食糖专卖问题投票,42票反对、2票弃权,还未开始即宣告失败。政府的统制措施,并未积极地从糖业技术革新,组建新式机器制糖厂,降低企业税负,弥补自身不足以保住国产糖市场份额,而是企图取巧,以古巴势力来对抗日本糖业的进逼,同时加强政府统制,难有好效果。即使广东实施了糖业统制,稍有进步之象,因限于国内政争、匪乱、苛刻的捐税以及进口糖的低成本,Z终成效有限。